-
“北京新材料产业链对接”系列活动 --走进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5-09-14
查看详情 >>为加快推进北京新材料应用场景的拓展,助力具身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9月8日下午,由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组织,中国有研、中国钢研、中建材、首钢等10家企业的20余位新材料领域技术专家,走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材料与机器人链接”的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机器人用材需求与应用场景的讨论,旨在精准搭建供需对接的平台,促进本地新材料与机器人产业同步发展。
探访机器人创新中心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作为国内首家具身智能软硬件全栈科技公司,自2023年底由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单位共同组建后,发展迅猛,并于2024年底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心围绕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和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两大核心,在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活动伊始,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展厅详细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历程、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天工”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地形行走、精准操作任务等方面的卓越性能,其基于视觉的“感知行走”、复杂地形高速奔跑、跨越大高差台阶等关键功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座谈现场深度交流,碰撞火花
北京机器人创新中心产业政策负责人王娜对促进会组织的对接活动和新材料企业、行业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并介绍了中心发展历史、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及机器人在多场景中运用情况等。
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在机器人部件应用领域在轻量化、高效化以及导热、防腐等方面的材料改进需求,介绍了应用场景等方面与材料产业界深度合作的强烈意愿。随后与会的新材料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产品在机器人部件应用方面的优势,为机器人材料应用提供了多元发展思路。
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监事长降向冬说:此次对接活动不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更精准契合了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同时他强调,机器人产业要想持续领跑,必须依托最新、最前沿的材料技术,只有将顶尖材料与机器人研发深度融合,才能让机器人的创新性始终保持在行业引领地位。
促进会先进金属结构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刘建辉则聚焦合作实效提出建议,他表示,希望创新中心后续能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材料参数需求,如在机器人部件减重、强度提升等方面给出量化指标,这样才能让新材料企业更精准地对接研发方向。促进会后续可围绕这些明确需求,针对性组织创新中心与新材料企业开展对接,大幅提升合作的效率与精准度,推动供需两端快速落地合作成果。
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对创新中心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后续促进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对机器人中心本次交流提出的永磁材料、无取向软磁材料、铝镁合金材料尽快组织深度详细交流,另一方面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供需信息实时互通,助力双方长期稳定合作。
携手创新,共筑机器人产业本地化供应链
本次走进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对接活动,不仅让新材料企业家们近距离感受了创新中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更围绕机器人用材需求与应用场景,搭建起务实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实地考察,增进了相互了解,挖掘了潜在合作点,为后续在技术攻关、研发对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会将继续搭建高效精准的交流合作平台,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及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期待下一次的智慧碰撞与产业同行!
-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走进首钢吉泰安、北玻有限 2025-08-10
查看详情 >>8月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处、产促中心、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一行赴促进会理事单位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首钢吉泰安公司展厅、生产车间、理化测试和研发中心。首钢吉泰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刚,副总经理陶科等人热情接待。
座谈期间,陶科详细介绍了企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公司生产经营的相关情况,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
首钢吉泰安公司致力于高端电热合金材料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研发生产的超高温电热合金使用温度达到1400℃-1425℃。公司研发生产用于光伏发电晶片材料和芯片晶圆半导体热处理装备的高性能铁铬铝合金、城市清洁供热储能材料、低氮燃烧高性能纤维材料、高端玻璃制造热处理材料、高端白色家电用电热合金丝(带)等其他材料。
市经信局及促进会对首钢吉泰安在材料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刚对市经信局、促进会对公司工作的肯定鼓励表示感谢,在市经信局的支持下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司定会朝思夕计,听取专家、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改革、数智领航、创新驱动、向新求质。
随后调研组一行赴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调研,北玻有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姜鹏飞对市经信局及促进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参观了公司科技成果展示室、重点科研生产线。
座谈会上,科技发展部部长任亮对公司基本情况、“十五五”发展战略、AI+新材料等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与会人员就加快中试平台建设,以及新材料产业政策等展开讨论。邱冬英表示,北玻院有着66年的辉煌历史,为我国重大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北玻院坚持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使命的科研精神表示尊敬,调研过程中深受触动。下一步,促进会将加强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助力北玻有限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型企业!
北玻有限科技委常委孙超明、北玻院二五一厂副总经理秦珊珊、科研项目部等同志参加此次调研。
【公司简介】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发祥地,隶属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定位于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公司设有国家纤维增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是我国纤维复合材料领域集研发、设计、产品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培育孵化出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中材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玻电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玻钢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材科技山东分公司等6家企业,在风力发电叶片、车载复合材料天然气瓶、汽车复合材料、电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测试与评价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主导产业”的布局。公司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的总体定位,在风电、轨道交通、海洋油气等多个领域实现成果产业化。
-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走进中德产业园、北矿新材 2025-08-03
查看详情 >>7月30日,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邱冬英秘书长一行到顺义区调研先进材料产业发展情况。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区制造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董浩,中德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刘红及区经信局科室负责人参加。
在中德产业园,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园区建设、功能布局。座谈会上,双方围绕顺义区产业定位、新材料发展现状、重点项目等进行交流研讨。
董浩感谢促进会对顺义区产业发展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他表示,顺义区着力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产业,愿与促进会围绕顺义区产业,共同探索对德对欧国际合作,发挥促进会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应用场景对接、需求对接、政策培训、创新体系搭建等活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促进会力量。
邱冬英表示,顺义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促进会将同顺义区经信局一起做好企业服务和智库支撑,做政府的好帮手,企业的贴心人!
随后,调研组一行赴促进会理事单位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在北矿新材常务副总经理贾贤赏的陪同下首先到公司厂房、车间进行参观,全面了解了设备、材料、工艺流程等情况。在座谈会上,公司生产部详细介绍了北矿新材的发展历程、企业运行情况、发展规划、主要功能涂料材料、涂层加工服务、钨钼铼难熔材料等业务,以及电解制氢催化电极产业化建设项目。贾贤赏表示,希望在项目申报、创新平台、数字化等方面与促进会建立务实合作。
邱冬英表示,北矿新材公司传承了矿冶集团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保障军工科研生产的历史与特色,肩负了在“特种涂层材料”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技术的重大责任。促进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矿新材的长远发展,共同推动北矿新材在表面和难熔材料及技术领域成为国际一流的材料科技公司!
北矿新材公司财务总监田世栋、综合部、生产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促进会副秘书长李珊珊、项目合作部部长武孝国、燕山经信分局等参加调研。
【企业介绍】
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金属材料研究所与北京钨钼材料厂,现如今北矿新材作为中央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主要从事用于热喷涂/喷焊/熔覆加工的粉末材料、难熔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涂层技术服务,是国内热喷涂行业领军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
主要产品包括耐磨、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隔热、密封、催化等功能涂层制备用的金属粉末、合金粉末、陶瓷粉末、复合粉末及相应涂层技术服务;用于氩弧焊、电光源、3D打印、高温合金制备等用途的钨、钼、铼难熔金属材料制品。合作客户遍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石化、冶金、新能源、电子、汽车等多个工业领域。
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强基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百余项,荣获国家/省部级/行业奖励百余项。
-
燕山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7-29
查看详情 >>7月25日,燕山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有研大厦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主办,中国有研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熊柏青、矿冶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于月光、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副总经理贾金升、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首席专家李军良、原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辉、首钢科学家降向冬、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军、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金江、中润超油(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副部长田立柱,燕山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毕春鹏、燕山经信分局局长张巍及相关代表近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主持。与会专家首先观看了燕山地区宣传片,了解了燕山地区基本情况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随后,与会专家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战略定位、招商引资要素、氢能产业发展状况等,从各自工作领域出发,就燕山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遇到的诉求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最后,专家们围绕下一步燕山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方向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为燕山地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研讨会为燕山地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相信燕山将走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让燕山这张名片更加响亮。
-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专题调研——走进永丰产业园 2025-07-25
查看详情 >>2025年7月2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处、产促中心、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走进永丰产业园,赴促进会理事单位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单位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开展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赴安泰环境参观了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制储氢中试平台、高精尖产品制造基地、检测中心等,详细了解了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堆系统的生产流程与技术特点。
座谈期间,安泰环境副总经理郭辉进系统介绍了企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中试平台建设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希望与促进会紧密联系,积极推动AI+新材料融合创新。
随后调研组一行赴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调研,在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军陪同下参观了石墨烯前沿应用展厅,详细介绍了研究院产业化发展方向、应用技术、中试线、检测服务,以及研究院孵化的两家企业,爱尚家科技公司石墨烯在热管理上的创新应用,以及中润超油公司石墨烯在润滑材料的应用。
在交流环节,三方就加快石墨烯中试平台建设,促进石墨烯产业的孵化与发展,以及新材料产业政策等展开讨论,着力增强务实合作、精准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企业介绍】
安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是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旗下二级控股子企业。公司以环境控制服务为核心,形成了工业过滤净化、清洁能源工程及先进智能制造三大业务板块,是一家围绕能源清洁化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具备产品研发制造、装置配套、系统集成能力的环境控制综合服务商。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是由中国航发集团公司和北京市政府发挥央地联动优势,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的专门从事石墨烯创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孵化的新型创新主体,是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的运营主体。多年来,研究院与中国航发、中航工业、核工业集团、兵器集团、中船重工、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中车等企业合作开发了12类60多种石墨烯新材料,200余项石墨烯应用新产品,多项石墨烯科技成果已在军工尖端装备取得应用。
-
北京—深圳AI+新材料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7-22
查看详情 >>2025年7月17日,由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和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北京—深圳AI+新材料研讨会”在促进会理事单位北冶功能公司文体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北京新材料大会分会场,旨在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特征,凝聚共识,启迪思维,探索AI+新材料创新路径,为AI+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北京深圳两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经信局、市科委、房山区燕山经信分局、17家北京市重点新材料企业和科研机构,9家深圳市材料企业约50多人出席活动,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主持本次会议。
市科委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航致辞时表示,市科委将统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新材料数据设施构筑、智能实验室建设、新业态培育和创新生态提升,优化中关村的先行建设政策,分级分类支持AI+新材料创新企业发展,加强对智能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化机构和创新平台的支持,谋划与重点生态区对接,在新材料产业园吸引上下游创新主体聚集。他提出,希望结合本次活动加强新质生产力的企业交流对接,进一步协同应用场景,做大做强产业。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智能制造与大数据专委会主任苏航分享了《如何构建AI友好的高质量材料数据集》的主题报告。他指出‘AI+新材料’的基石在于完备数据集,材料行业应淡化“万能大模型”思维,深耕细分领域的完备数据集建设,支撑垂直领域新材料AI与多智能体群建设,支持材料科学AI化发展。
首钢冷轧和戴纳科技两家北京典型企业分享AI+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成果。首钢冷轧是促进会理事单位,是国内高端轿车板出产基地,年产高端轿车板140万吨,单体排名国内前三,是奔驰、群众、本田、日产、现代、比亚迪、吉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的主要供应商。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智能制作标杆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球“灯塔工厂”。戴纳科技是“AI+黑灯实验室”在国内的先行企业,利用AI结合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实现各种类型的检测、研发场景的无人化实验操作,大幅度提高实验效率,目前已为联合利华、盛虹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提供了黑灯实验室服务。
会上,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和亮点工作,分享了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她表示,深圳新材料产业发展在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双向作用下,正迎来飞速发展,协会与促进会以会为契机,双方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在交流环节,北京、深圳两地企业就各自企业现状、AI+新材料创新赋能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表示,本次研讨会分享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报告内容高端前沿,会议贴近实际,代表分享的案例都是在长期工作中探索出的经验,很有借鉴与实践价值。
北京市经信局产业促进中心材料部部长曾爱平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北京市经信局将继续推动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持续支持高校和企业创新开发,在特色平台、产业节点建设、优势企业构建等方面重点发力,培育创新型的领军企业。她提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感谢促进会、协会携手汇聚各方同仁,紧跟发展趋势,增进交流合作,助力AI+新材料发展,为加快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还组织了深圳市材料企业参观北冶功能公司生产线、展厅。座谈会上,大家还一同观看了北冶功能公司宣传片,公司副总经理丁绍松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重大成果。成立60余年来,北冶公司致力于高端高温合金、软磁合金、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等特种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先后实现高性能软磁合金及制品、高品质弹性合金、高端铁镍型膨胀合金等60余种“卡脖子”材料的国产化,先后承担了“神舟”系列飞船、运载火箭、国家863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80余项重大工程,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关键材料和部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
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功对接和交流,希望通过两地企业家的沟通交流碰撞出合作发展的火花,立足产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应对新一轮材料变革,推动AI+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北京深圳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走进碧水源膜科技公司 2025-07-18
查看详情 >>2025年7月1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材料与绿色能源产业处、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赴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交流。
调研组一行首先深入碧水源研发中心、现代化生产线及核心的PE中试线,近距离考察了技术研发实力与中试平台的运行实况。
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观看了碧水源企业宣传片,随后公司科技管理总监彭文娟系统介绍了企业概况、面向“十五五”的转型发展战略、中试基地建设进展与首批次新材料项目执行情况,并重点分享了公司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及“AI+新材料”应用的前沿实践,同时就政策支持与行业服务提出了相关诉求。
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介绍了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的职能,以及在产业调研、政策宣贯、规划制定和企业服务方面开展的服务。
在交流环节,三方就新材料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发展趋势及企业实际需求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热烈讨论,为未来深化合作、共促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走进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5-07-13
查看详情 >>2025年7月10日,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一行到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调研交流。促进会监事长降向冬、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委会副主任田立柱、副秘书长李珊珊、燕山经信分局等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国检集团检测实验室、总院石英玻璃研制项目,并在中国建材总院副总经理贾金升的陪同下参观了总院展室。
贾金升详细介绍了总院高端石英材料,高端陶瓷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及应用情况。对促进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建材总院作为拥有75年历史的国家非金属材料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国防军工。希望与促进会加强沟通,依托总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化能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创新成果服务北京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邱冬英对中国建材总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促进会发展情况。她表示,国之重器离不开国之大材,对总院多年来为我国建材工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钦佩,希望双方畅通渠道,聚焦中试平台,发展新动能,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降向冬表示,中试平台是契机、要充分发挥中试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加速推进非金属材料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进程。
座谈会上,总院投资部、陶瓷科学院、国检集团、北京分公司玻璃事业部、光纤元件所、石英事业部等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总院中试平台建设情况。双方相关人员围绕中试平台方向、设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等进行了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