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AI+新材料研讨会成功举办

* 发表时间: 2025-07-22 23:27:53 * 浏览: 478

2025717日,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和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北京—深圳AI+新材料研讨会在促进会理事单位北冶功能公司文体中心成功举办,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北京新材料大会分会场旨在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特征,凝聚共识,启迪思维,探索AI+新材料创新路径,为AI+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北京深圳两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经信局、市科委、房山区燕山经信分局、17家北京市重点新材料企业和科研机构,9家深圳市材料企业约50多人出席活动,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主持本次会议。

市科委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航致辞时表示,市科委将统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新材料数据设施构筑、智能实验室建设、新业态培育和创新生态提升,优化中关村的先行建设政策,分级分类支持AI+新材料创新企业发展,加强对智能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化机构和创新平台的支持,谋划与重点生态区对接,在新材料产业园吸引上下游创新主体聚集。他提出,希望结合本次活动加强新质生产力的企业交流对接,进一步协同应用场景,做大做强产业。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数字化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智能制造与大数据专委会主任苏航分享了《如何构建AI友好的高质量材料数据集的主题报告。他指出‘AI+新材料’的基石在于完备数据集,材料行业应淡化“万能大模型”思维,深耕细分领域的完备数据集建设,支撑垂直领域新材料AI与多智能体群建设,支持材料科学AI化发展。

 

首钢冷轧和戴纳科技两家北京典型企业分享AI+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成果。首钢冷轧是促进会理事单位,是国内高端轿车板出产基地,年产高端轿车板140万吨,单体排名国内前三,是奔驰、群众、本田、日产、现代、比亚迪、吉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的主要供应商。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智能制作标杆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球“灯塔工厂”。戴纳科技是“AI+黑灯实验室”在国内的先行企业,利用AI结合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实现各种类型的检测、研发场景的无人化实验操作,大幅度提高实验效率,目前已为联合利华、盛虹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提供了黑灯实验室服务。

会上,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和亮点工作,分享了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她表示,深圳新材料产业发展在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双向作用下,正迎来飞速发展,协会与促进会以会为契机,双方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在交流环节,北京、深圳两地企业就各自企业现状、AI+新材料创新赋能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表示,本次研讨会分享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报告内容高端前沿,会议贴近实际,代表分享的案例都是在长期工作中探索出的经验,很有借鉴与实践价值。

北京市经信局产业促进中心材料部部长曾爱平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北京市经信局将继续推动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持续支持高校和企业创新开发,在特色平台、产业节点建设、优势企业构建等方面重点发力,培育创新型的领军企业。她提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感谢促进会、协会携手汇聚各方同仁,紧跟发展趋势,增进交流合作,助力AI+新材料发展,为加快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还组织了深圳市材料企业参观北冶功能公司生产线、展厅。座谈会上,大家还一同观看了北冶功能公司宣传片,公司副总经理丁绍松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重大成果。成立60余年来,北冶公司致力于高端高温合金、软磁合金、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等特种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先后实现高性能软磁合金及制品、高品质弹性合金、高端铁镍型膨胀合金等60余种“卡脖子”材料的国产化,先后承担了“神舟”系列飞船、运载火箭、国家863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80余项重大工程,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关键材料和部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

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秘书长邱冬英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成功对接和交流,希望通过两地企业家的沟通交流碰撞出合作发展的火花,立足产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应对新一轮材料变革,推动AI+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北京深圳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新的跨越。